
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内部普遍存在着虚报战功和夸大战绩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各级指挥系统中屡见不鲜,最终导致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局面。前线部队明明遭遇惨败,或者仅仅是与解放军打成平手,伤亡比例最多持平,但向上级汇报时却往往谎称歼敌数万,制造出虚假的大捷消息。在这种自欺欺人的氛围下配资平台排行榜第一名,国民党军队在短短三年内就失去了对整个中国大陆的控制权。其中最荒谬的案例,当属1947年发生在山东的临沂战役,当时山东的国民党部队竟向南京方面报告歼灭华东野战军16个旅共计8万人的惊人战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山东地区作为八路军的老根据地,在全国战略布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在解放战争初期甚至不亚于后来第四野战军起家的东北地区。而临沂更是山东解放区的核心地带,在蒋介石的战略视野中,1947年的延安虽然是共产党的政治中心,但山东临沂则被视为解放军的军事指挥中枢。正因如此,如果国民党军队能够攻占临沂,将被视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军事胜利,甚至可能被宣传为彻底击溃华东野战军主力的标志性事件。当时东北战场的局势尚未明朗,解放军还未取得决定性优势,如果山东战场出现闪失,整个解放战争的形势极有可能发生不利于我军的重大转折。 1947年2月,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国民党陆军参谋总长陈诚上将亲自坐镇徐州,统一指挥调度31万大军。这支庞大的部队分为南北两路,分别由欧震和李仙洲两位将领率领,对山东解放区展开钳形攻势。其中负责进攻临沂的是欧震指挥的8个整编师,总兵力接近20万人。华东野战军通过可靠的情报网络,准确掌握了敌军进攻临沂的作战计划。经过慎重考虑,我军认为如果死守临沂,势必会造成国共双方重大伤亡,这与我军灵活机动的战术思想背道而驰。在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战略指导下,主动撤离、保存有生力量显然是更为明智的选择。面对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大军,华野只在临沂做了象征性的防御,随后迅速组织主力部队向北转移,计划趁敌军在南线猛攻之际,寻找机会歼灭北线李仙洲部的有生力量。
欧震率领的部队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就轻松占领了几乎已成空城的临沂,这一情景与后来胡宗南部队占领延安时的情形如出一辙。国民党整编83师在师长李天霞的带领下,一直驻守临沂直到后来的孟良崮战役。欧震集团占领临沂后,为了夸大自己的战功,没有如实向陈诚汇报解放军主动撤离的实情,而是谎称经过激烈战斗,歼灭华野16个旅约8万人后才最终占领临沂,并声称阵地上已无活着的共军。这份战报明显水分极大,因为国民党军在此战中实际伤亡仅3000余人,怎么可能实现歼敌8万的惊人战果?
此时的陈诚被占领临沂的捷报冲昏了头脑,根本没有核实下属汇报的真实性,就迫不及待地向南京的蒋介石报功请赏。蒋介石闻讯后同样欣喜若狂,不仅下令嘉奖山东的国民党部队,还专门致电东北的熊式辉,要求其尽快扭转东北战局。蒋介石在电报中声称关内威胁已经基本解除,山东问题一个月内就能彻底解决,要求熊式辉向陈诚等将领学习。然而事实真相是,华野主力早已安全转移,毫发无损。就在蒋介石发出嘉奖令后不久,李仙洲部5万余人在莱芜地区被全歼的消息就传到了南京。此时的蒋介石才意识到被部下欺骗得有多惨,除了震惊之外,内心的苦涩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这个事件不仅暴露了国民党军队内部虚报战功的严重问题,更反映出其指挥系统的混乱与腐败,为国民党最终败退台湾埋下了伏笔。
发布于:天津市
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